9月12日,周末专家河北行·青椒成长营系列活动之“研在工商”学术讲座于MBA一教室举行,由燕山大学刘海鸥教授作题为“科研筑基·教学立本·服务赋能: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角色冲突与调适”的学术报告。会议由suncitygroup太阳集团李桂荣教授主持,副经理封雪韵、石晓飞及学院青年博士教师参加。

刘海鸥教授作报告
刘海鸥教授以时间为脉络,分享了自己从博士阶段到晋升教授后的完整职业路径,呈现了不同阶段的核心任务与突破方向,也展现了青年教师常见的困境与应对思路。刘教授指出,博士阶段,应正视科研“磨难”属性、主动试错积累经验。既要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实际科研任务建立学术认知,也要围绕前沿方向反复打磨项目申报能力,明确核心研究主线;讲师阶段,应平衡教学压力与科研突破。既要保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、维持良好师生互动,也要主动拓宽科研渠道,积极链接外部资源;副教授阶段,应推动研究方向迭代与多元角色融合。既要紧跟国家政策导向,拓展研究分支、形成差异化优势,也要选择性承接管理服务任务,积累资源,同时通过访学、合作等方式提升学术资源对接能力,实现科研与个人资历的双重进阶;教授阶段,应追求科研自由与价值反哺。既要聚焦实践价值导向,开展无指标压力的创新性工作,也要利用评审专家、行业组织职务等身份,将经验分享给青年教师、助力团队成长,同时关注学科短板与行业需求,推动个人研究与学科发展、社会价值深度绑定,完成从“个人成长”到“行业赋能”的跨越。最后,刘教授就青年学者关心的项目选题来源、跨学科研究可行性、国家自然与社会科学基金差异、省级项目与教育部项目申报策略等方面,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,耐心解答了大家的疑惑,在场师生受益匪浅。

刘海鸥教授与公司教师交流

李桂荣经理作总结
李桂荣经理在总结发言中表示,刘海鸥教授以个人经历为锚点,既展现了青年教师从“入门”到“成熟”的完整成长路径,也通过“问题导向”的建议,为参会教师提供了“可复制、可落地”的职业发展规划。鼓励与会教师以此次交流为契机,以科研为核心突破点,以教学为基础保障,以管理服务为资源补充,平衡角色冲突,坚持长期主义,最终实现“个人成长与学科发展”的双赢。